断食可能延寿吗? ( #断食 3/3)
辟谷中有一句话,“食气者神明而寿”,说辟谷断食能够延寿。
那么除了信念感,辟谷断食是否真的能够延寿?
从实证科学的角度来看,有可能,很有可能。没绝对回答的原因是,要做追踪人类全生命周期断食的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但是,科学家们还是找到了其他方式,比如用平均寿命仅有1-3年的实验鼠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科学家将实验鼠分为两组,一组“随意采食”,另一组“隔天采食”也就是一日断食。最后发现隔天采食的实验鼠寿命平均增加了83%。(Goodrick et al., 1982)
但是,人和老鼠毕竟不同,说服力有限。于是,科学家用人类近亲——灵长类的恒河猴做了一个横跨二十年(1989-2009)的研究。
科学家将恒河猴分为两组,一组“正常进食”,另一组“热量限制”,也就是热量相对正常基础减少30%,类似“七分饱”,这与断食创造的“能源危机”类似。
二十年过去,正常饮食恒河猴存活率为50%,而热量限制组高达80%。衰老相关的疾病也类似,在正常饮食组有5只猴子得了糖尿病,另有11只出现糖尿病前期症状。但在热量限制组中,没有一只猴子出现糖调节功能受损的情况。(Colman et al., 2009)
但是,我们还是希望直接看见人类身上的证据。科学家用一个巧思,研究了断食对人类长寿关系:直接测量长寿人群细胞自嗜标记物的含量。
在之前的断食引发的细胞自嗜机制简介中说到,自嗜开启时会唤醒“老旧小区更新的施工施工信号标记员(Beclin-1复合物激活),用来释放信标标记需要更新的细胞器”。Beclin-1会释放到血清,科学家找到了非创地量化细胞自嗜的方式。
科学家招募了三组不同的人群:“健康百岁老人”(100-104岁)、“健康年轻人”(27-39岁)、“心肌梗过的年轻人”(28-39岁)。结果发现百岁老人组具有显著更高水平的beclin-1(2.2ng / ml),而年轻健康组才1.4ng / ml。这就意味着,细胞自噬增加可能与长寿潜力有很大的关系,当然这只是相关关系。(Emanuele et al., 2014)
虽然,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断食与延寿之间的因果关系,但是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,让我们对辟谷断食超越信念感。
断食引发细胞自嗜通路简介:断食 / 城市资源紧张 → 生长总指挥停职 (mTOR被抑制) + 危机管理员上岗 (AMPK激活) + 效率监察官唤醒 (Sirtuins激活) → 现场勘查队出动 (ULK1复合物激活) → 施工信号标记员就位 (Beclin-1复合物激活) → 释放施工信标 (生成PtdIns(3)P) → 垃圾袋包裹 (自噬体形成) → 资源再生中心 (溶酶体) → 垃圾分解并回收 (内容物降解并释放氨基酸等)
(非相关专业,仅整理资料,不构成建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