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愿担责的父子俩
逃避责任模式的一个故事
#人生故事
故事信息均已脱敏,若涉及咨询来访者故事,均已取得同意,并获得书面授权。
失联的小Z师傅
因为家里换锁,找了楼下Z氏锁店的小Z师傅来换锁。
小Z师傅是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,有点内向腼腆,似乎说话都会红脸。初次见他,是去门店找一个配件,因为单独的配件只有当废品卖的旧锁里才有,小Z师傅说无法定价就送你吧,在我的坚持下他才收了一点费用。相较而言,另外一家店喊价高出了数倍的价格。
小Z师傅的内向和务实,加上我以为他是Z氏锁店的老板,很符合我对“技术宅”的想象,自然也觉得他的专业和尽责。但接下来的合作很我很快发现,我这个想象不太实际。
我请了小Z师傅上门换锁,先付费检查,确定可以换之后再换锁。检查后可以换,谈了价格之后小Z师傅开始拆锁。
随着拆卸安装,原本淡定的小Z师傅开始变得急躁起来,自言自语地唉声叹气起来——门孔小了要钻孔,“哎呀哎呀”地叹气;门锁的配件去要截短,“哎呀哎呀”地叹气……我在客厅不知缘由,每次听见他叹气就过来看看情况,说不能换还原就行,慢慢我也失去兴致,任由小Z师傅边干活边叹气。
好不容易,小Z师傅安装了锁,但还有很多细节没有处理,比如未固定锁螺丝和安装门框上的扣板。小Z师傅说店里有紧急事务,必须离开,答应几天后再来完成。
小Z师傅之后几乎联系不上了,处于失联状态。他很少在微信上回复,所以我去店里找过他一次。他一方面会“哎呀哎呀”的叹气,说这些细节很麻烦,另一方面,又不市侩地说的确拖了很久很歉意,之后给出承诺过几天来处理。但是他又失联了。一拖两个月过去了。小Z师傅逃避责任的行为让我很生气,也很不理解。
直到遇到小Z师傅他爹,我才大概理解小Z师傅的状态是怎么形成的。
暴躁的老Z师傅
因为门锁的问题还是没有处理,小Z师傅又处于失联状态。无奈只有又去Z氏锁店。这次没有遇见小Z师傅,看了老两口,因为长相很快意识到这是小Z师傅的父母。
我简单说了一下门锁的事情,小Z师傅爸爸开始隔空数落他的儿子不靠谱,然后说我来给你处理,留电话的递来名片才发现,小Z师傅爸爸才是这家店的老板,姑且称为老Z师傅。
老Z师傅带着帮手上门来处理门锁的扫尾工作。我开始说现在门锁遗留的问题,老Z师傅就开始说这个门如何如何不标准,如何如何难处理。似乎想帮小Z师傅推卸掉门锁长时间没修好的责任。
直到我晃动没有固定门锁,我说这与门锁标不标准有什么关系?
老Z师傅看着事实无法反驳,加上他带着的帮手也觉得做得不好。然后老Z师傅意外地停止了推卸责任,拿出手机给小Z师傅打了个电话,一顿臭骂,连带对小Z师傅从智商到性格到数落。
直到小Z师傅挂了电话,再打过去已经关机。这还没完,老Z师傅接着打电话给小Z师傅的妈妈,对着自己媳妇又是一顿对小Z师傅的批判。
更夸张的是,老Z师傅开始抱怨起了我——你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不直接找我,你找小Z师傅肯定不靠谱。我打住了他的说法,无论小Z师傅是不是你儿子,至少都是你们店的员工。
老Z师傅末了说了一句,我回去再怼他。边抱怨边很麻利把门锁修理完。
不愿担责的父子俩
在我看来,小Z师傅和老Z师傅都有不愿担责的特点。老Z师傅是推卸责任,而小Z师傅是逃避责任。
老Z师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没有体现出自己承担责任的态度。在处理门锁遗留问题,他即没有以锁店老板的身份,抑或是传统护犊家长的身份来解决,拿出终止问题的态度。
相反,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,他先当着客户和帮手的面数落儿子、向媳妇抱怨,还想把问题推给客户没有直接找他,始终尝试推卸责任。
即使事实证明他有能力来解决问题,即使最后也是他承担了责任,但是推卸责任的做法是他的首要选择。
而老Z师傅的推卸责任、能力强悍、控制他人的特点,可能是形成小Z师傅逃避责任的原因——
- 如果老Z师傅如不是推卸责任,可能小Z师傅就不会受到受到来自父亲的压力,而变得需要逃避责任来减轻压力;
- 如果老Z师傅不是能力强悍,而是能力平庸,老Z师傅很难对小Z师傅形成影响,小Z师傅可能必须得出去自己奋斗自己的天地,而不是跟着父亲做事;
- 如果老Z师傅不是控制他人,而是尊重孩子是独立个体,可能会更主动让孩子独立生活。
几个因素当然这只是如果,对于小Z师傅而言,他是一个独立个体,需要对自己负责,老Z师傅也无法负责他的人生。
人生发展视角
从人生发展咨询的视角,对于小Z师傅的人生发展有什么建议?
短暂的接触,很多信息只能猜测,不过也略见端倪。从小Z师傅扣掉老Z师傅的电话,表明小Z师傅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困扰,只是不知道他是否有理性的认识。
小Z师傅和父母的原生家庭,在工作事业、人际关系、情绪互动都交织在一起,甚至可能在财务、生活完全都混在一起。
这如同对小Z师傅的结界,小Z师傅的唉声叹气、彻底失联也有了一些解释——压力过大,他要逃避责任,鸵鸟状态也是自我保护。
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核心是成功的分离,彼此形成有交融有距离的边界。对于小Z师傅而言,与父母分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,否则很容易继续在父母所形成的原生家庭中,情绪、发展以及新生家庭都会受到影响。
因为小Z师傅的模式已经形成多年,如何找到有效的分离路径才是关键,比如给其他锁店打工也比在父亲锁店工作重要。但这需要小Z师傅自己产生改变的想法。
不过,我也需要反思自己,我简单的将内向和务实,与专业与尽责联系了在一起,导致了这次不愉快的合作。有意识地注意选择愿意承担责任的合作者,比如愿意通过合同承诺责任的合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