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为分析活动课,第一次组织组织行为分析小组讨论,也是一起学习的小组第一次讨论。最重要的是大家熟悉了一下,讨论算是中规中矩,深度上还没有特别做到。

其中有几个有价值点

  1. 一段交流中,都应该存在行为线索来判断一些人性系统的要点,今天在小组群里进行了常识性复盘, #Ellen同学 的反馈给了我惊喜:

Q:小思考问题:若开亮尽责性较高,能否从昨天小组讨论开亮主持过程中判断出来,你会如何预判?任何人格特质的优劣均基于情境而论,那较高尽责性的劣势是什么?还能看出什么?

Ellen:我觉得是可以判断的,首先开亮提前通知大家改名,把大家集中分在一组。在活动中,也是尽职尽责的组织讨论,对时间也有把控。如果说高尽责有什么劣势的话,应该就是总是遵从规则和流程,灵活性不足。除了尽责性,开亮表现的比较明显的是高神经质。哪怕是隔着屏幕,我都可以感觉到开亮的紧张和些许的不自然。

开亮:关于尽责这一点,分享一下我的看法——

我觉得Ellen观察的现象中对于“时间把控、规则流程”这个点很精微。对于尽责,我的理解是“对于冲动的抑制”,按照极值化的技巧来看,低尽责性会冲动、药物滥用等,高尽责性会有完美主义、强迫型人格的挑战。比起把讨论这个事情组织好等,我感觉更强的线索是时间把控、遵从规则和流程,把事情组织好可能也会受到动机偏好(如合群)、人生叙事(如负责任的精英)的影响。

人格特质等优劣,因情境而定,在环境稳定的状态,尽责性可能相对有优势;在变化的环境,尽责性可能并不一定是好事,“灵活性不足”。
2. 作为分享者,心晴基于昨晚讨论,总结的“预判效应”很有启发,之前对于这一块关注不够。

20220325_sRQSkv

20220325_whbuwm

  1. 从小组讨论的角度,与 #心晴同学 #小冉同学 探讨如何优化讨论收获感。一个核心的反馈是感觉深度不够,可能从案例的聚焦度(比如更小、少的案例)、主题的聚焦度(比如更多关注人格特质等),这一点继续优化。

ChangeLog

  1. 总结小组讨论的一些记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