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重获主动状态?

1

118号来访者本硕毕业于某985高校,工作五年时间,入职行业头部公司,从事测试类工作。行业成熟稳定,职业生涯也比较稳定,只在校友的介绍下,换了一次工作。 来访的问题比较参见,感觉目前工作并不能很好调动自己的积极性,希望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,能够深入沉淀。

我先与来访者一起探索了不同情境下的状态——

工作中,来访者主要是从事复杂系统的测试工作,按照来访者的说法“面对的是黑箱,你只知道输入和输出,中间的过程完全不知道”,这让TA很没有掌控感。

同时,工作内容更多是“输入”、“输出”的执行,在来访者的评估中工作的创造性部分不足10%,对于自己的沉淀和后续的发展都比较忧虑。

而在两性关系中,来访者步入恋爱关系一年多时间,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,婚姻中的买房、收入等现实问题逐步显现出来,困于现实更困于深度交流,关系陷入泥沼,进退两难。 那自己的时间,来访者是如何安排的?关于学习,来访者的涉猎比较多,也比较泛,“学习更多像是提供心理安慰”,大部分学习变成了浏览和收藏。最愉快的是与校友会的户外活动,在恋爱之前基本每周都有参加。

2

情绪是个人与情境交易的产物,在这些不同的情境中,来访者是否有相似的感受。这或许是理解来访者的关键。

当在探讨工作情感等不同情境时,问到来访者的感受,来访者说到最多的感受是“平静或焦虑”。 来访者说的平静,是无事时跟着走的一种沉寂,不管是面对工作、关系、学习,有所行动但缺乏激情,来访者的“稳”是一个折射。

来访者说的焦虑,是逆境时略紧张的一种慌乱,无论是面对裁员、分手、挑战,面临改变的过于担心,来访者的“进退两难”、“心理安慰”得到了说明。

我问到来访者,我们描述出这样的状态,你是否感觉有什么问题?

来访者说到,会缺乏激情,缺乏目标,没有积累。就像这次公司下发20%的裁员指标,给自己一记警钟,原本想在这待着不一定靠谱。“平静或焦虑”的状态的影响逐步清晰。

这种影响的背后原理,在人生发展咨询基石的人性系统论中有深入的论述——情绪是行动的催化剂,情绪波动、行动起伏,在螺旋中上升,在曲折中前进,本来正常。我们把情绪方向性分为积极、中性和消极,混合成我们的情绪状态。但是如果一直处于消极、中性的状态,其行动的状态、行动的结果可想而知。

那么,对于118号来访者是什么在维持“平静且焦虑”的状态?

对于具体的个体,抽象的探讨没有意义,要与来访者进入情境之中来体会。比如是否考虑换个工作?比如是否有想过分手?

来访者说到,会害怕失去,感觉打破现有的情况,会有担心,所以改变的念头并不强烈,“想要一种安全感”。

我们交流的过程有一个小插曲,印证了来访者这样的状态。当我们谈到通过面试获得市场的反馈的策略,来访者表现出了一些犹豫,其中的原因是来访者误解以为建议TA立即换工作,来访者感觉到了一种不安全感。

咨询到此,我与来访者一起看见了TA的行为模式,似乎找到了症结——来访者整体的呈现出“平静且焦虑的保守者”的行为模式,保守是为了一种安全感,随着情境变动,状态在平静和焦虑中震荡。

3

接下来,我们应该与来访者一起如何进一步探索?

一个方向是探讨“平静且焦虑的保守者”的行为模式的来源,寻找其在过去成长经历中的体会,挖掘行为模式形成的原因。

这重要,但不关键。

这是人生发展咨询是面向未来、叙事导向特点的体现。因为我们的人生是我们作为作者、观众、评论者的故事,当穿越迷雾,心境移转,在新的生命故事中,自会有新的角度,与过去的自己相逢一笑,问声你好。

而关键的是,在过去生命故事中,总有我们行为模式没有覆盖的角落,那里有我们期待的状态、模式和结果,我们的“成功体验”。这才是回望来时路的真正关键。

所以,面向未来,最重要的是在来访者“沉寂或焦虑的保守者”行为模式之外,找到与平常不一样的成功体验。找到并放大,让来访者获得生命的主动权。

4

我问来访者,在过去的经历中,你主动想要去突破,并且得到反馈是什么事件? 来访者很快说到,在一个地质测量实验项目,针对具体问题、设计方案、组合设备、得到数据、分析结果、指导实践的经历,很喜欢“解题的过程”,很有沉浸感和掌控感。来访者说剩下的是一些小事,比如千里骑行;学习游泳;半马破百(半马跑进100分钟)等。

我能够感受到,来访者在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,眼里是有光的。

我问道,你觉得这些事情有什么共同点。来访者眼中光暗淡了一点,TA问到,是不是这都是一些简单的事情?

“镜子”是咨询师很好的比喻。但是,咨询师并不是照映表象的“铜镜”,也不是帮人回答的“魔镜”,而是照见表象之后主动生命的“透镜”。

“简单的事情”是这些经历表象,往里看一层关键是有节点反馈,让来访者更易获得掌控感,得到节点反馈后“后面的事情就变得轻松了”。比如来访者讲到游泳突破呛水后,后面的动作进步、速度提升就变得简单。千里骑行、半马破百的转折也类似。

地质实验的测量项目,更是综合体现了这样的偏好——具体的问题、清晰的流程、深入的逻辑,“解题的过程”很享受。

但是,现在的情境是,问题过于整体、没有节点、过于表面——工作“面对黑箱”是如此、情感“缺乏交流”是如此、学习“泛泛涉猎”是如此。

无法获得掌控的情境,害怕失去的保守者,在平静或焦虑中困扰着。

5

咨询的目标是改变,改变要如何发生?

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认知偏差,叫做基本归因谬误,说的是我们常常把原因归结于个人因素。改变我们往往也在个人身上发力。

但这并不是人生发展咨询的核心,正如阳老师所说,一个人的特点经年累月早已形成,通过一次咨询改变别人,岂不是忽悠。

人生发展咨询强调寻找个人优势。我们通过人性系统论的性格、能力、偏好、追求等等体系的理论去认识人。但是,理解个人的特点,寻找个人的优势,核心不在改变,所谓,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。

改变的核心在寻找情境优势,扬长避短。让情境带动行动,让行动得到结果,让结果反馈期待,谱写期待的新个人故事。

对于118号来访者的改变,关键正是重构和选择新的情境,情境带动从“平静或焦虑的保守者”成为“小步突破的解题者”的行为模式。每一步都得到一步的答案,每一步的答案给到下一步的信心。不再是面对过于整体、没有节点、过于表面的大问题,因为担心而选择保守。

虽然,没有去改变个人,只是因为情境的转变,带动TA更加积极主动。而且,在过去的某刻、合适的事情上,TA本来如此,即使TA自己也有所忽略。

对于118号来访者,有一个独属的隐喻作为行动参考——当面对让自己不确定的问题,想象自己在水中学习游泳。要学会游泳,一个是真正地下水,一个是找到并突破游泳的第一个节点呛水,想一想现在你要做的事情节点是什么。

在接下来的咨询中,基于“小步突破的解题者”的行为模式和个人优势,与来访者一起重新对工作、情感、学习、休闲等主要情境进行了探讨和设计,找到当前清晰的命题和第一步解题的节点。

其中有一些118号来访者差异的特点,需要与来访者一起找到巧妙解。比如来访者时间情境中不太一样的“社会时钟”、人际情境中独特禀赋的“混合型关系”等个人特点。如果仅按照普遍标准来“科学的分类”,将变成118号来访者的短板。但是,转换情境,也是TA可以借力的特点。

6

前面说,谈论过去,理解“平静或焦虑的保守者”的来源,重要但不关键。

这件事重要的原因是,理解来源,看见创伤,使其成为面向未来的支撑,而不干扰甚至阻碍前行。

比如原生家庭的情感疏离,似乎能够找到与我们现在行为的关联,比如害怕失去恐惧改变,比如难以走进亲密关系。

似乎困于此处的人,常常出现情感不够强烈、语言不够丰富、态度不够积极,行动不够激情等行为特点。又或者,很多选择基于“远离”来判断,例如远离家乡、远离关系,距离本身不是问题,而是“远离”批评了其他决策的思量。

但是,即使经历也不受困扰,完全讲述了一个自由自在的故事。作为自己生命的舵手,不能让看似的创伤的关联,变成了必然因果的魔咒,接管生命的航向。

谈论过去,理解来源,的确需要方法。让过去成为支撑,而非干扰阻碍,其中关键是疏通连贯。如同阳老师所说,“面对阴影,看见创伤、承认影响,用艺术承载创伤”。

一个很好的艺术方式是通过情感写作的方式,用文字与过去对话,智性地探索对过去的认知,温柔地梳理对过去的情感。正如叙事心理学奠基者之一Pennebaker的理念,越清晰的认知,越通透的情感,越少的阻碍,越多的能量。

但这重要,不关键。因为真正的改变,是面向未来,选择情境、带动行动、得到结果、反馈期待,谱写期待的个人故事。

ChangeLog

  1. 2023-03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