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为什么谈论这个问题?

I最终都取决于大脑

  1. 无论心理层面、神经元层面;
  2. 无论长期进化、中期生命史人格发展、反应联结人格改变、短期TESSERA序列、瞬时反应 最终均取决于大脑“人不了解其大脑,就无法被理解”(Deyoung,2010) 但神经机制并不能直接解释因果机制(e.g双生子遗传解释力47%,但神经机制解释力仅10%+)

II神经科学是检验心理学试金石

  1. 与任何神经科学实证相冲突的理论都是错误的
  2. 与过去十来年验证的大脑是结构与生理的网络,且与功能相关,与此不符合的理论也是不完整的。
  3. 更多见后文(神经科学的理论)

III理论研究价值

  1. 生物学理解(含神经科学)会强烈影响我们对心理学高级理论中心理机制的理解(e.gTESSERA框架,突触长时增强和活动依赖性促进我们对认知和行为可塑性的理解)
  2. 人格心理学与神经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(人格理论指导神经科学假说;神经科学数据影响心理理论模型)(e.gFFT模型»新社会分析模型的变迁,基因X环境作用)

IV于我们的实践价值

  1. 识别伪心理学(潜在)的基础(e.g父母我-成人我-儿童我的神经科学证据)
  2. 产生更深入精微洞察的基础(e.g苯二氮卓类作用,发现焦虑与恐惧的区别)

二神经科学与人格理论的关系?

I神经科学与人格理论的关系

  1. 行为(真实世界)—亚认知(化学分子及反应)—神经元(原子、夸克、量子等)
  2. 亚认知联结宏观与微观,主要是联结主义(网络神经科学)

II神经科学在“人性魔方”的位置

新社会分析模型体现了基因X环境的关系

III神经科学在“情境行动周期”的位置

神经科学的机制隐含在TESSERA框架中

IV神经科学在“人生周期”的位置

神经机制与环境、行为特质、生命史过程都产生交互作用。

V神经科学与进化视角(略)

三神经科学的基础?

I整体的神经科学机制-1

基因型-环境交互关系,具体分为两个方式——

  1. 基因通过a)蛋白质合成b)神经解剖结构c)神经/激素机制
  2. 环境通过a)表观遗传(DNA甲基化关、组蛋白乙酰化开)b)影响神经/激素机制(e.g.长期压力的焦虑或抽烟)

II整体的神经科学机制-2

社会基因模型描述了细节,特别是引入弹性系统(永久修饰)、柔韧系统、波动状态。同时与混合设定点模型适配

III具体的神经科学机制-神经机制

  1. 宏观层面:神经解剖结构,千万轴突合并白质纤维束,从一个脑区投射到另外脑区(白质控制神经元共享讯号,协调脑区运作,影响学习自我控制等,到~20岁白质在不同脑区发育完全)
  2. 微观层面:神经元长出轴突,通过突触连接神经元的树突丛(神经元通过轴突-神经递质-树突传递信号)
  3. 变化:解剖结构20岁左右稳定;神经元成年后不再更新?(Sorrells et al., 2018);但突触长时增强和活动依赖性;表观遗传的过程

III具体的神经科学机制-激素机制

关键点:

  1. 神经元基本结构信息
  2. 激素作用神经结构的简单过程
  3. 反应是毫秒为单位的变化(如情绪的变化)

IV基于神经机制下的TESSERA框架

  1. 反思与联结对应的神经机制(突触长时增强和活动性依赖)
  2. T、E、SSE、RA序列对应的神经机制(神经元活动及激素变化)

四神经科学的理论

I神经科学的理论结构

  1. 神经科学⊇情感认知神经科学⊇人格神经科学⊇网络神经科学⊇连接组学**。网络神经科学**是对于大脑结构功能的网络视角来研究,来源于技术进步(诞生类似小世界模型)
  2. 技术阶段:早期皮质带划分脑区回沟灰质厚度»多模态脑成像技术确定脑区结构连接»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TI计算机辅助纤维跟踪确定了纤维连接但无方向»BOLDfMRI通过血氧确定纤维方向但时间分辨率低»静息态fMRI+网络建模技术

II对应的核心理论

  1. 本书综述不列举神经系统的关联摘要,可参考(Allen&Deyoung的综述),见附录
  2. 列举了神经科学元理论的原则,共9点。个人认为重点:原则1(首先系统机制小步骤,并不会那么表象e.g父母我);原则2生物学基础;原则4激素调节系统是重要的基础;原则7因为生物基础ABCD模式的复杂性并不存粹(非正交)

III网络神经科学核心人物

Deyoung

  1. 网络神经科学——控制论的神经科学Cybernetic Big Five Theory
  2. 人格特质与神经科学之间关联证据综述Personality neuroscience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
  3. 动机与人格关系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: A neur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
  4. 大五人格的领域领域、方面等关系Between facets and domains: 10 aspects of the Big Five.

IV控制论的大五人格

五神经科学理论的延展(待)

  1. 神经药物的改变?
  2. 饮食关系?
  3. 智能手机对网络神经科学的应用
  4. Deyoung的开源的测评
  5. ……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