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是如何理解及行动的?

凯利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见解。关键的不同在于,它并不需要类似驱力、动机等能源系统的存在,而创造了一个新的解释结构。一个人对世界的经验,被称为构念;而构念的来源是基于构念产生“疏导”行为,得到结果产生反馈。这个新的解释的结构,类似自指的结构,变得美妙起来。

这个理论被称为 #构建替换论 ,来自 #乔治·凯利 。理解它的 #隐喻 是每个人都在进行行为实验,我们 #人人都是科学家 。用构念的构念,被称为职业构念——即用来描述构念过程的构念——来表达这个过程为:创造过程,在紧张(预测准确)、放松(预测模糊)过程中,形成构念;通过决策过程,慎重-先取-选择的过程,产生行动,获得结果反馈。进而这个构念持续或被重构。需要注意的是,构念不止是言语的,应该是更多是非言语的。

而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心理问题(凯利并不认为这是病),是构念混乱,即构念无效,无法达到预测结果,但依然重复这样的构念。

迷迷糊糊的理解,比如理性的知识的学习,在这个构念形成过程中是如何进行的,又比如按照构念的理论,知识怎样才算理解。但是这个逻辑套娃感觉很有意思。

  1. 阅读 #《个人构念心理咨询实务》 第1章,行动背后的思想整理。还有点迷糊